本项目主要是为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理念尚未形成,知识传授仍占主流;只改变教学条件而不改变教学模式的做法,使“人灌”变为“机灌”,导致很多地方投入巨大而效果不彰,引起一些学校老师的困惑乃至诟病等问题。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与方式,引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正确的方向。
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教授带领专家组一行参加了开题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石嘴山市教育体育局领导、师资培训中心领导及其教研员、实验中学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及课题组成员。仪式由课题实验学校石嘴山市实验中学祁和平校长主持。
钟绍春教授围绕“立项依据、主要目标与任务、技术路线与创新点、基础条件和优势、组织方式与管理机制、风险分析”六个方面为参会人员做了开题报告,帮助大家明晰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明确了课题研究两个重要的任务:构建人网融合新模式,带动一至两所薄弱学校提高。钟绍春教授对课题项目的安排与部署为课题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人员表示,钟绍春教授的报告,帮助他们真正解决了有关教育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问题。
9月4日上午,钟绍春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对实验中学教学情况进行调研,聆听了一节初三“数与代数”领域的《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以及初二语文阅读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确定新模式原型,为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课题实验学校石嘴山市实验中学祁和平校长表示,学校一如既往地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按照专家引领的方向扎实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课题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师资培训中心祁勇副主任表示,本课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实验中学的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带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师资培训中心配合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的督导工作。实验中学要按照钟教授指导,抓紧时间搭建课题研究支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抽出精干力量抓落实。课题校及师训中心对项目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年扎根教学一线,进行了大量的支撑新教育体系实施的智慧支撑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证研究,形成了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师范院校等融合创新可操作的路径与方法体系。为本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工程研究中心将以本项目为契机,探索教育信息化教学新模式,以期为教育教学带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革命性变革。